气郁为火,与所受湿热之气,混合为邪,攻刺作痛,此痢症所以腹痛也。详《伤寒·少阳篇》。
瘕者,假也,假气为形,而实非有形也。兼以真脏脉见,目眶下陷,视不见人,即死矣。
有洗手足,尿即急,不能忍者,岂房劳伤肾,尿为火持不下,得水则阳得阴化,故尿出乎?食壅于上,则天气不得下交于地而成否。
至其致热之由,或言七情,或言房色,或言伤湿,或言劳倦,乃互文以见。 下后病愈数日复发热,此非关饮食劳役,勿归咎于病患也。
气实痛,枳壳、青皮、姜黄、香附、甘草,有痰加苍术、半夏、白芥子。 肾者,宗脉所聚,窍于耳。
因痢后下虚,感受风湿,留滞关节所致。头风,头面多汗,恶风,时止时发,先风一日则痛甚,至风日则少愈。